怎样用电影灯拍出电影感画面
怎样用电影灯拍出电影感画面
1872 年的一天,斯坦福与科恩在加利福尼亚的酒店里争执马儿奔跑时蹄子是否着地?
摄影师麦布里奇便在跑道安置了 24 架照相机与 24 根木桩让马儿飞奔;依次再把 24 根引线绊断,24 架相机也被拉动而拍下 24 张相片。
一剪一接,世界上的第一部电影从此诞生。
今天,电影已经成为整个艺术生态里最强的行业。平面摄影里一个大项目最多是装置实景,而为了电影,动辄会搭出四万平米的“屋顶”来拍仅仅“屋顶”的戏份。
so 电影里的艺术表达往往更加极致细腻,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好的平面摄影师对电影感基调非常狂热,比如光线手法、情感倾向、叙事性、白描…
这一切前提,几乎离不开影视灯(常亮灯)。
包括时尚摄影师小刚在内的不止一位导师讲说,有些时候,影视灯能带来你想要的,而闪光灯无法给予的画面效果。
比如,小刚老师在三期课程中讲解的,他那组酒吧氛围的电影感画面。影视灯如何配合阳光呲过来的光斑,恰好安放了故事情绪;一种略类似于侯孝贤的胶片基调。
今晚,不妨来分享
“如何用影视灯拍出电影感画面?”
“大光比”刻画故事性
电影感画面的视觉惯例,是一帧画面便可贯穿前前后后的故事与主题。
建议你可以去看看,美国西部片和一些黑色电影,比如《消失的爱人》视觉标识上都属于比较典型地使用“大光比”。
影视灯的软硬度基本跟中午的太阳很像(当然太阳的级别不是影视灯所能相提并论),所以我们只需要在窗外(需要棚内布景或者一楼的房间)放置一个 4k 的影视灯就好。
4k 是指镝灯,因为 5800 左右的色温也比较接近太阳,中午阳光的平均色温为 5500k。
特别把台灯画出来,是因为我们直接用现场光拍,场景里的任何灯光都会对画面产生很大影响,so 最好开着台灯。
那人物面部的灯如何处理呢?
对了,影视灯有很多很多种,镝灯、kino…,比较推荐我们三期线上系列课里郭子老师用的 led 聚光灯,牌子好像是锐鹰(讲真当时有一票同学下单,后悔咋没拉个生意啥的)。
性价比高,还可以调节色温,相对稳定;不像镝灯要开机几分钟后色温跟光值才能稳定,也不像钨丝灯那么容易就坏掉。
场景与道具来“说话”
白棚可以表现出电影画面感,但实景的背景似乎更容易你去讲故事,如上。
前景画面里夹着半支烟的手、床边扔掉的高跟鞋、酒杯上的唇印…,这些花心思的道具安排立马增加了相片信息量。
刚刚吵完架?一次不愉快的谈话?也许不止情爱?也许女人有着秘密的身份?夹着半支烟的手似乎可以省去所有旁白。
细节里用到冷暖对比进行搭配,色彩关系上也在尽量追求华丽。灯光和影调变化刻画出人物心理情绪的变化,以此配合着故事情节的气氛变化。
“景深”增强叙事流畅度
简单说,“景深”可以创造出虚实去配合构图,引导焦点、制造空间感来突出想让观者看到的信息。
如上图,利用浅景深虚化了背景,包括香烟。意思就是,甭看别的了!只许看主体。
“层次感”营造高级感
“大光比”同时,电影感画面也需要丰富的视觉层次来营造高级感,它可以展现出纵深空间。比如明暗对比,特别是暗部到亮部的渐变过渡。
虽然我们需要黑色来讲故事,也得避免出现画面暗部死黑或者亮度整体偏高;不然,画面便会显得缺少层次与细节,让人感到很不高级。
模拟胶片“颗粒感”
颗粒感是底片特有的银盐感光,去冲印化学反应的共同产物。
说得优雅些,它等于视觉上的呼吸,人的眼睛有时达不到那么高清,so 特别高清的画面反而失去真情实感。
但我们在模拟“颗粒感”时要注意,它并不是均匀分布在画面,暗部的颗粒往往比较粗,而亮部通常细微一点。具体方法如下—
在画面上方新建“图层”并选择模式“柔光”“填充柔光中性色”。新建“图层”上再增加杂色。
这样一来,杂色会随着影调变化而变化,也方便我们手动去擦除一些高光的杂色。
“色调倾向”为画面加分
每位摄影师都有自己独特的影调和色调喜好,风格化色彩也成为故事的一部分。
色调含在光影里;如果光比、层次…各方面已经控制得非常到位,那你只需要按美学修养稍微增加点儿符合主题的色调倾向,再适度运用色彩对比来增加画面空间感,仁者见仁了。
好比上图,画面暗部加入了紫色并往冷色方向调整,面部又调和暖色来对比冷色,既突出人物也增加一层画面的神秘感。
再配合香烟道具,自然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,微风轻拂窗帘…,顿时生动不已,模特变成“演员”,叙事性十足。
话说,前几天看到友友在社群讨论“一句话说说什么才是好的相片?”,我想,还真不好讲。
现在倒是通过电影大概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:如果你用一张相片拍出了整个故事线,一定是位了不起的摄影师。